向陽工坊 台灣文學代表性網站

陳雅莉

 

 

 


《書香遠傳》第21期,2005.2.10,頁61-63



  《向陽工坊》建置於1998年4月3日,可說是向陽個人網站的入口,包含了<向陽文苑>、<經緯向陽>、<向陽英文網>、<向陽詩房>、<台灣文學傳播研究室>、<台灣網路詩實驗室>,凸顯出向陽的多元化才華。

建置網站 收錄所有作品

  靠著幾本網頁設計書籍的引導,加上反覆複習,向陽不但排除了文人對電腦與網路知識的畏懼,也戰勝了人到中年後常會有的僵硬思考、懼怕挑戰的心理,架設了八個網站,希望提供文學創作和論述,並企圖結合網路與文學的語言,開創新世紀的網路文學空間。

  在<向陽文苑>網站中,向陽帶領大家展開一場感性與知性交融的散文之旅,其中「散文徒步區」推出了向陽的散文新作、專欄與手札。透過向陽在寫詩之餘的散文作品,也讓人瞭解到向陽對土地、人與生命的濃厚感情。

  由於向陽是以現代詩聞名,且著有《向陽詩選》、《向陽台語詩選》等詩集,<經緯向陽>中就收錄了有關詩人向陽的評論、訪談、介紹,以及歷年來評論向陽詩集成就的專論,想了解向陽詩作精神及意涵的人,很適合到此觀賞。

  <向陽英文網>(Workshop of Xiang Yang)則是收錄向陽的英文作品,例如《四季》(The Four Season),就是關於春夏秋冬的故事。

  從13歲開始寫現代詩的向陽,直到40歲時,才開始創作童詩。在<向陽詩房>中就呈現了少年時寫成人世界的現代詩、中年以後回過來寫少年世界的童詩和兒歌,都是和童年、人生與台灣有關的夢想。

  中年之後的向陽,開始以林淇瀁本名,發表著作與學術論文,<台灣文學傳播研究室>收錄了他回到學院後的論述,以台灣文學、文學傳播、現代詩風潮的研究為重點。

  <台灣網路詩實驗室>則是國內少數進行網路文學創作與研究的網站,也有向陽創作的網路詩,以及網路文學的討論與相關研究。雖然這些作品仍屬於實驗創作階段,但向陽試圖通過聲音和語言的跳躍、圖像的拼貼與遊戲,以及批判性對話,來表現詩思與圖像的流動、呼應。

向陽 多面向的文學人

  1955年出生的向陽,從13歲時開始寫作,並和同學林炳承成立「翠嶺文藝學友會」。就讀高中時,他不但擔任文藝社社長、主編校刊《竹高青年》,更與同學林仲修、李建成、陳賡堯成立「笛韻詩社」,並擔任社長和主編《笛韻詩刊》。因對浪漫有誤解,迷上了看不懂的《離騷》,於是在南投縣鹿谷鄉的山村中,立下將來要成為詩人的夢想。

  自文化大學東方語文學系日文組畢業後,向陽曾獲得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(國際寫作計畫)的邀訪作家。三十六歲時,向陽重返校園,先後取得文化大學新聞所碩士、政治大學新聞所博士等學位,研究興趣轉向傳播史、大眾傳播、政治傳播與文學傳播。

  早期向陽以現代詩創作崛起於文壇,之後進入報界,曾擔任過《時報周刊》主編、《自立晚報》藝文組主任兼副刊主編、《自立晚報》總編輯、《自立早報》總編輯、《自立早報》總主筆、《自立晚報》副社長兼總主筆。

  回顧向陽的過去,可說是精采萬分。他在七○年代領導過新世代詩運,在八○年代擔任過副刊主編,形塑本土文學傳播媒介,報禁解除後成為台灣報界首位文學家出身的報社總編輯,並參與台灣政治改革運動。九○年代後,他轉入學界,開啟學術研究與教學生涯,現在不但是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,也是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、國家對外華語文教學政策委員會委員、行政院政務顧問。

  有趣的是,向陽從現代詩出發,一路走來,生涯、角色多變,但始終離不開書寫。寫詩、散文、兒童文學,也寫學術論文、政治評論,用不同的筆,向陽試圖多方發聲,打造一個文學人多方面參與社會的圖像。

文學創作豐富 獲獎無數

  無論是新詩、散文或論述,向陽可說是樣樣行,而且還獲得許多文學獎項,包括吳濁流新詩獎、國家文藝獎、美國愛荷華大學「榮譽作家」狀、第一屆玉山文學獎之文學貢獻獎及榮獲台灣詩人獎等。

  在第一屆玉山文學獎之文學貢獻獎的評定書中,許多文人都發表了對向陽創作的評論,包括了古繼堂的〈論向陽〉、簡政珍的〈向陽論〉、唐捐的〈舌上金沙,筆下蓮花─讀《向陽台語詩選》〉、蕭蕭的〈向陽的詩,蘊蓄台灣的良知〉及〈十行天地兩行淚─論向陽的《十行集》〉、林燿德的〈遊戲規則的塑造者─綜論向陽其人其詩〉及〈八○年代的淑世精神與資訊思考─論向陽詩集《四季》〉、王灝的〈不只是鄉音─試論向陽的方言詩〉、鄭愁予的〈為詩獎拔起高峰的一首詩─向陽的〈霧社〉〉、林于弘的〈台語詩中的反諷世界─以向陽的《土地的歌》為例〉、宋田水的〈土語民風─關於向陽的詩作〉、朱雙一的〈向陽─沐浴於傳統的光照和鄉土的潤洗〉、林政華的〈新瓶舊酒依然香─我讀《向陽台語詩選》〉、陳琬琪的〈畫龍點睛─析論向陽《十行集》的詩題」、徐錦成的〈《鏡內底的囝仔》與《鏡外口的大人》─專訪向陽談兒童文學〉,以及美國漢學家John Balcom的"The Builder of Bridges"。

  1985年8月,《文訊》月刊更特別製作「作家綜論─向陽」專題,收錄林文義、游喚、王灝、林燿德、陳煌等五位作家對向陽的評論與介紹。

  此外,回到學術界後的向陽,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中,發表了「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」,還獲得國科會85學年度研究獎勵。

  向陽的創作,可分為四大類別,第一類是文學創作類,有詩集、散文集、兒童文學集、詩作英譯集;第二類是學術論述類,有學術論著、學術校訂、文化評論、雜類論述;第三類是選集編輯類,有詩選集、散文、小說、報導文學選集;第四類是中譯外著類,有文學類、論述類。

  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是《十行集》、《向陽詩選》、《向陽台語詩選》、《土地的歌》(台語)等詩集,和《安住亂世》、《日與月相推》、《跨世紀傾斜》、《暗中流動的符碼》、《流浪樹》、《在雨中航行》、《世界靜寂下來的時候》、《一個年輕爸爸的心事》等散文集,以及《浮世星空新故鄉》、《康莊有待》、《迎向眾聲》等評論集,與《為台灣祈安》等時評集、《書寫與拼圖─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》等學術論著。另外,還譯有童詩集《大象的鼻子長》、散文集《四季明信片》。

  對於台語詩、台灣文學,向陽投入無數的心力,又編台灣文學各類選集、又譯日本人研究台灣的多篇論文,無論是想瞭解向陽的創作精神,或是有興趣研究台灣文學的人,《向陽工坊》是一個很完整且豐富的入口網站,十分適合到此來瀏覽與查詢。

 

PDF檔下載

 

 

向上
郭麗娟訪向陽
中央廣播電台介紹向陽
向陽、陳育虹對談
向陽、蕭蕭對談
葉泓儀訪向陽
丁文玲訪向陽談《亂》
陳雅莉介紹向陽工坊
葉向恩訪向陽
陳宛茜訪向陽
黃基淦訪向陽
吳婉茹訪向陽
徐錦成訪向陽
李順興訪向陽
陳嘉喻訪向陽
賴佳琦訪向陽
李珏訪向陽

•Copyright 2009     向陽工坊 All Rights Reserved 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