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《東坡樂府》之音律 |
|
五.《東坡樂府》析賞 六.《東坡樂府》繫年
相關資料 * 蘇軾研究 |
1 蘇軾 <哨遍> (“為米折腰”)序云: 陶淵明賦〈歸去來〉,有其詞而無其聲。余既治東坡,築雪堂於上, 人俱笑其陋,獨鄱陽董毅夫過而悅之,有卜鄰之意。乃取〈歸去來詞〉, 稍加檃括,使就聲律,以遺毅夫,使家童歌之,時相從於東坡,釋來而 和之,扣牛角而為之節,不亦樂乎。 2 又〈醉翁操〉序: 瑯琊幽谷,山川奇麗,泉鳴空澗,若中音會。醉翁喜之,把酒臨聽,輒 欣然忘歸。既去十餘年,而好奇之士沈遵聞之,往游,以琴寫其聲,曰 〈醉翁操〉,節奏疏宕而音指華暢,知琴者以為絕倫。然有其聲而無其 辭,翁雖為作歌,而與琴聲不合。又依楚詞作〈醉翁引〉,好事者亦倚 其辭以製曲,雖粗合韻度,而琴聲為詞所繩約,非天成也。後三十餘年, 翁既捐館舍,遵亦沒久矣。有廬山玉澗道人崔閑,特妙於琴,恨此曲之 無詞,乃譜其聲,而請東坡居士以補之。
3 蘇軾〈與楊元素〉書: 近一相識錄得公明所編《本事曲子》,足廣奇聞,以為閒居之鼓吹也。 然竊謂宜更廣之。但囑知識間,令各記所聞,即所載日益廣矣。輒獻三 事,更乞揀擇。傳到百四十許曲,不知傳得知否? 4 《東坡題跋》: 舊傳陽關三疊,然今世歌者,每句再疊而已。若通一首言之,又是四 疊,皆非是。或每句三唱,已是三疊之說,則縱然無復節奏。余在密 州,有文勛長官,以事至密,自云:得古本陽關,其聲宛轉淒斷不類。 乃知唐本三疊蓋如此。及在黃州,偶得白樂天對酒云:相逢且莫推辭 醉,聽唱陽關第四聲。 注云:第四聲,勸君更進一杯酒。以此驗之,若一句再疊,則此句為 第五聲。今為第四聲,則一句不疊,審矣。
5 彭乘《墨客揮犀》(卷四): 子瞻嘗自言平生三不如人,謂著棋、吃酒、唱曲也。 然三者亦何用如 人?子瞻之詞雖工,而不入腔,正以不能唱曲耳。 6 胡仔《笤溪漁隱叢話》後集引李清照評語(卷三十三): ••蘇子瞻,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,直如酌蠡水於大海,然皆句讀不 葺之詩耳。
7 李之儀《姑溪題跋》: 東坡在山中,宴席間,有歌戚氏調者,坐客言調美而詞不典,以請於 公,公方觀《山海經》,即敘其事為題,使妓再歌之,隨其聲填寫, 歌竟篇就,才點定五六字,而已。 8 龍沐勛〈東坡樂府綜論〉: 前人對東坡詞頗以不諧音律相詬病。然其詞決非不可歌者,集中即席 成篇,遽付歌喉者,蓋指不勝屈。 9 龍沐勛《東坡樂府綜論》: 東坡詞之價值,雖不僅在音律方面,而被諸絃管,自有其清雄激壯之 音。非入歌喉捍格不相入者。
|